
企業永續
永續管理
推動組織
集結專業眾智,貫徹永續發展
了解更多策略、目標、績效
結合營運與核心資源,制定永續策略和目標
了解更多利害關係人專區
建立多元、便利的溝通管道與機制
了解更多推動組織
集結專業眾智,貫徹永續發展
了解更多策略、目標、績效
結合營運與核心資源,制定永續策略和目標
了解更多利害關係人專區
建立多元、便利的溝通管道與機制
了解更多ESG推動委員會作為欣陸集團企業社會責任最高治理單位,由執行長領導集團三大事業體之高階管理層及本公司功能單位主管組成,委員會並囊括多元文化、背景、專長、經驗之人才,定期召開委員會議,就環境(E)、社會(S)、治理(G)三面向議題辨別風險與機會,制定集團永續發展策略,由上而下具體推動ESG相關工作。各項發展計畫須取得董事長核准,並向董事會報告處理情形。 *註:CSR推動委員會更名為ESG推動委員會,於2021年7月1日生效。
本公司ESG推動委員會依循GRI 準則內容建立重大性原則,以「鑑別、分析、確認、檢視」四大程序鑑別重大主題,篩選關鍵之永續主題,再透過蒐集國內營造、建築等相關產業對於經濟、環境及社會的關心程度予以分析及排序,據以決定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的優先程度,並訂定相應之風險管理策略及績效目標。以下擇一摘錄2020年度本公司新增之環境面風險管理策略與作法:
項目 | 風險類型 | 鑑別之風險項目 | 管理作法 | |
風險 | 實體類 | 極端天氣事件 |
等,可能導致設備損壞、工區災害與工程延遲, 造成財物損失、營運成本增加及營運收入遞延 |
營運場址,加強固定設施,啟動防災準備,並定時巡視, 以有效掌握狀況
以減緩衝擊並降低損失
符合規定
|
業務受以下影響: 1. 污水處理設備超過負荷,廠區淹水,增加設備 損壞與降低處理效率之風險 2. 廠區人孔蓋移位,造成行人與車輛的危險 |
當進流水量過大,廠區將採取緊急應變措施:
設備損壞,並確保行人、車輛與員工安全 |
|||
|
設備於緊急狀況時,能正常運作
|
|||
熱危害的機率
建材市場供需,導致營運成本增加
|
下列防護措施,並將其列為職安重點稽核項目,透過持續宣導 與檢查,提升工程單位及勞工對熱危害的認知與重視,進而 降低風險
的電子資料供同仁參考
與掌握案件的營造成本,並定期檢討與精進施工策略,以降低 因高溫所造成的工程延期時間
功率方案及廠區通風量 |
|||
轉型類 | 市場 |
公司現有產品及服務提供
增加營造成本 |
產品
掌握案件的營造成本 |
|
政策與法規 |
環境外部性及永續因子,影響產品設計及業務 行為,並增加企業環境成本 |
策略,產品設計朝向環保、智能訴求,並取得相關認證;研究 導入碳足跡認證
|
欣陸集團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善用核心能力與資源,在追求營收與獲利成長的同時,持續檢視集團的各項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發展目標,透過「聚焦重大主題,由上而下推動」的行動方針,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和具體的評估指標,並訂定欣陸集團永續發展項目暨推動目標,納入日常管理與追蹤改善,落實欣陸集團的企業社會承諾,持續創造正向價值、發揮正面影響力,同時,我們定期公開揭露各項永續推動目標及實踐成果,期讓利害關係人瞭解欣陸集團在ESG各面向的努力與投入。
永續主軸 | 主題 | 管理策略/實踐方針 | 評量機制 | 短中程目標 | 2020年度達成情形 |
---|---|---|---|---|---|
營運管理 |
經營績效* |
• 每月進行最新之財務風險 評估,確保達成公司之經營 績效目標 |
• 每月於高階管理會議中, 彙報財務風險評估相關 執行績效 |
• 達成年度營運目標 |
2020年度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216.89億元,合併營業淨利 為新台幣17.62億元,較2019 年度成長32.96%,且營造、建設 與環工三大事業體的營業淨利 均較前一年度顯著增加;合併 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5.39億元, 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87元,相較 前一年的稅後淨利0.97億元和 每股盈餘0.12元均有大幅增長。 |
誠信務實 |
公司治理* |
• 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協助董事會 履行職責及發揮監理功能 • 以透明資訊揭露程度保護 股東權益 • 訂定各項公司治理相關 作業規範(SOP)以資遵循 |
• 設有獨立稽核單位, 運用內部稽核機制,進行 公司各營運活動之監督 • 每年進行一次董事會 評估,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
• 持續以透明資訊揭露, 加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與互動 • 持續落實誠信經營 • 提升風險管控 |
• 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已於 2020年12月17日向董事會報告 • 推動誠信經營之執行情形已於 2020年12月17日向董事會報告 • 2020年無發現不道德或不誠信 行為之違規案件 • 訂定「公司治理守則」、 「集團誠信經營守則」、 「集團風險管理政策」, 優化公司治理制度。 |
法規遵循* |
• 以正直、誠信的態度對待 所有外部利害關係人,並 遵守法律、秉持公平競爭 原則,要求員工應公平對待 公司交易客戶、競爭對手及 其他工作者 • 凡涉及法令規定之事項, 由法務部門依法令規定研究 建議,有必要時更諮詢外部 法律顧問,據以辦理 • 所執行之工程或建築均依 法令規定通過環境影響評估, 並依計畫確實執行 |
• 由主管機關及其他 執法機關依法執行監督 • 由各單位將違規事件 資訊提供給法務部彙整, 不定期進行違規事件的 統計與評估 |
• 重大違規案件:0件 |
• 2020年未有重大受裁罰事件 |
|
科技創新 |
顧客健康 與安全 |
• 持續提供優質住宅產品, 強化健康、環保及低環境 負荷的居住空間建材及設備 • 製定綠建築專章綠建材 設計達成率查核表,落實 綠建材設計目標 • 聚焦環保節能,以智能 住宅提升建物能源使用效率 • 住宅產品配置電動車充電 系統,促進人、建築與環境 共生共榮且可持續發展 • 運用BIM技術,確保產品 設計的落實 |
• 檢視每年申請綠建築 候選證書或獲得綠建築 標章案件之比例 • 檢視產品獲得認證之 數量,包含但不限於 綠建築、智慧建築、 耐震標章與無障礙住宅 標章等 • 定期檢視專案別綠建材 使用占比 |
• 逐年提升申請綠建築 候選證書或取得標章 案件比例,2023年建照 申請案件皆能100%申請 綠建築候選證書 • 每年度取得建照之專案 且基地規模至少達500坪 者,於公用車位設置 電動車充電系統,其餘 車位留設電動車配線 空間,便利客戶依各廠牌 電動車需求拉設線路使用 • 專案別綠建材實際使用 占比符合建照申請承諾 |
• 2020年度取得建照之專案且基地 規模至少達500坪者,均達成於公用 車位設置電動車充電系統,其餘車位 留設電動車配線空間 |
客戶滿意度 |
• 定期執行工程、交屋、維修 滿意度調查 • 建立客戶參與互動小組, 發展客戶滿意度標準及問卷 設計 |
• 滿意度調查之結果 與追蹤改善 |
• 交屋滿意度:公司實際 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 維修滿意度: 滿意度>4分(滿分為5分) |
• 2020年度交屋、維修滿意度調查 結果,所有建案均達4.96分以上, 公司實際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
|
行銷與標示 |
• 定期執行銷售滿意度調查 • 秉持誠信原則,提供客戶 合乎法規、標示透明的產品 與服務 |
• 滿意度調查之結果 與追蹤改善 • 定期檢視是否接獲 行銷與標示相關之 申訴事件 • 定期檢視有關行銷 傳播之重大裁罰情形 |
• 銷售滿意度:公司實際 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 預售案之廣告文宣及 建築模型、樣品屋100% 經專案及法務人員的雙重 查核後,方可進行銷售 |
• 2020年度銷售滿意度調查結果, 所有建案均達4.83分以上,公司 實際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 2020年度流通在外之廣宣品的 雙重查核比率為100% |
|
安心職場 |
職業安全 衛生* |
• 開發IT技術應用工具, 強化工作場域之安衛管理 • 透過健康管理資訊平台, 提升自主健康管理便利性 • 建立身心平衡發展藍圖, 據以發展員工身心平衡 協助方案,促進員工身心 平衡 • 建立欣陸投控及集團 成員公司之防疫機制與 緊急應變計畫,超前部署 且積極防範新冠肺炎疫情 • 維持ISO 45001職業安全 衛生管理系統驗證,持續 優化現場安衛管理的強度 • 定期舉辦安衛宣導活動, 加強作業人員對施工環境的 安全認知及應變能力 |
• 建立安衛績效衡量 標準,包含失能傷害 頻率及高階主管巡查 管理次數等目標 • 是否有辦公室交互 感染事件或營運中斷 情事發生 • ISO/CNS 45001有效性 |
• 失能傷害頻率(FR): 小於等於0.8 • 重大傷害及職業病例:0件 • 維持ISO/CNS 45001 認證有效性 |
• 2020年度集團員工失能傷害頻率 (FR)為0.48,非員工之工作者的 失能傷害頻率(FR)為1.03 • 2020年度集團員工無重大傷害及 職業病事件發生,非員工之工作者 發生重大傷害死亡事件為1件,集團 針對事發原因立即擬訂預防對策及 矯正措施,持續積極優化現場安衛 管理,大陸工程自行研發「主動式 警告裝置:危害告知器」獲得臺北市 勞動局「2020年度勞動安全獎」之 「工安創意獎」肯定 • 2020年欣達環工通過 ISO/CNS 45001:2018 驗證,集團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涵蓋範疇 擴大,佔總員工人數94%,亦涵蓋 非員工之工作者2,972人 |
訓練與教育* |
• 透過數位學習管理平台 提供多樣線上課程,並建構 內部經驗與知識傳承的學習 資源 • 建立富有創造性和靈活的 學習環境,支持和鼓勵 每一位員工的成長和發展, 提供且維護員工平等機會 • 推動跨團隊學習機制, 以培育、發掘及留用有潛力 之人才 |
• 定期檢視平台使用頻率、 提供課程的數量/品質及 課程受歡迎程度,並參酌 員工對平台功能及課程之 意見反饋 • 每年檢視年輕工程師大會 執行率,了解跨團隊學習 的品質與投入程度 |
• 每年新增建置8項工程 專案線上教材 • 年輕工程師大會年度重點 目標規劃與執行,2020年度 目標執行率為90% • 逐年提高數位學習管理 平台之使用普及率: 2020年達30%以上; 2021年達50%以上; 2022年達70%以上 |
• 2020年度集團自行建構之線上學習 教材共計92部,其中48部為工程專案 教材 • 2020年度年輕工程師大會執行率 為100% • 2020年度數位學習管理平台 (iLearn)之使用率為90% |
|
員工照顧與 多元共融 |
•設計多元化的福利制度, 實踐關懷員工的核心價值 • 提供兼具內部公平性與 外部市場競爭性之薪酬計畫 • 推動組織的多元融合, 強化對性別平權及世代的 理解與尊重 • 開發多元招募管道, 實體/線上徵才活動並行, 招募優秀新血 • 透過校園合作與育才計畫, 鼓勵年輕學子培養實作力及 就業力 |
• 每年度員工滿意度調查 結果,並據以研擬改善 方案 • 定期進行薪資市場調查, 適時因應外部薪酬市場之 變動 • 每年度學生實習機會 提供數及獎學金計畫 獲獎人數 |
• 員工滿意度調查回覆率 達70%以上 • 每年辦理「多元文化 與融合週」 • 每年辦理薪資及福利 市場調查,進行競爭性 分析 • 每年辦理大陸工程新秀 獎學金計畫 |
• 2020年度員工滿意度調查回覆率 為78% • 2020年度集團舉辦多元共融週, 活動總參與人次1,247 • 2020年完成薪資市場調查與競爭性 分析,連續三年進行年度薪資調整 • 2020年累積來自17所學校共25位 學生參與大陸工程新秀獎學金計畫, 最終4位通過甄選獲獎 |
|
環境永續 |
能源與溫室 氣體管理* |
• 更新與升級設備,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 • 積極完善營運場域之 最佳節能運轉模式 • 高耗能設備優先採購 具變頻控制機種 • 評估投入再生能源 相關事業 • 評估沼氣發電與 再利用方案 • 導入產品碳足跡盤查 • 導入能源管理系統, 並評估應用可行性 |
• 定期監測能源使用情形 並追蹤改善能耗效率 • 定期檢視污水處理用電量 減少的效能 • 定期監測沼氣產量 • 定期追蹤沼氣發電、沼氣 再利用方案之執行進度 • 定期檢視設備能耗效率並 追蹤改善 • 定期統計再生能源生產量 及使用量 |
• 環工事業高耗能設備 採購選用變頻控制比例 達75% • 完成淡水、鳳山污水 處理廠之沼氣發電、 沼氣再利用的評估方案 • 鳳山污水處理廠完成 沼氣產量提升的測試 • 陸續完成淡水、鳳山、 安平污水處理廠之能源 管理系統導入評估作業, 並執行建置優化工作 • 2023年每單位污水處理 耗電量降低5% |
• 2020年環工事業高耗能設備採購 選用變頻控制比例達100% • 2020年鳳山水資源中心率先完成 沼氣再利用方案之評估工作,考量 沼氣產生量不足,現階段沼氣發電 不符合經濟效益,故將之作為廠內 設備增溫用途 • 2020年鳳山水資源中心完成沼氣 產量提升的測試工作 • 2020年鳳山水資源中心率先通過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驗證 • 2020年每單位污水處理耗電量為 0.33(度/m3),主係外部油汙導致 污水處理程序負擔加重,增加能源 耗用 |
循環經濟與 資源管理 |
• 運用系統模板工法,優化 施工流程,提升資源利用 效率,減緩環境負面衝擊 • 導入循環經濟建築設計 手法與彈性模組化,體現 材料重新設計到營運維修 之循環利用 • 推動綠色採購,產品綠色 創新 • 推動廢棄物分類、回收暨 減量活動 • 運用科技開發設計低耗用、 高資源利用效率之營運模式 • 採用最佳可行技術處理 臺灣的生活、工業污水, 協助政府穩定供水及降低 環境衝擊 • 發展中水回收再利用方案, 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 |
• 定期檢視系統模板採用率 • 定期檢視廢棄物減量執行 效能 • 檢視年度綠色採購執行 情形 • 檢視專案別認證取得情形 及有效性,包含但不限於 BS 8001循環經濟認證、 環保標章等(特殊性指標) • 檢視專案別循環再生經濟 規模(特殊性指標) • 定期檢視污水處理與 再生水製程之氨氮處理 效能 • 定期檢視中水回收 再利用率 |
• 土木工程專案別系統 模板採用率符合設定目標 • 平均污泥月減量: 淡水污水處理廠達140公噸、 鳳山污水處理廠達46公噸 • 水處理效益<達成率= (處理達標天數/處理天數)>: 1) 2020年鳳山污水處理之 氨氮處理效益,7mg/L以下 達100%,5mg/L以下達90% 2) 2020年鳳山再生水氨氮 處理效益,0.5mg/L以下 達100%,0.3mg/L以下達90% 3) 2020年淡水污水處理廠 完成氨氮實廠試驗,10mg/L 以下達100%,8mg/L以下 達90% • 中水回收再利用率: 1) 2020年淡水污水處理廠 之中水回收使用率維持 至少4.57% 2) 2020年鳳山水資源中心 之水回收使用率維持至少70% |
• 南港機廠基地社宅統包工程通過 BS 8001:2017循環經濟實施原則查核 • 2020年度集團綠色採購金額為 新台幣342,373千元 • 2020年度集團污泥減量共計 1,024.39公噸,表現落後於目標,主係 污泥乾燥設備故障檢修暫停運轉之故 • 水處理效益<達成率= (處理達標天數/處理天數)>: 1) 2020年鳳山污水處理之氨氮處理 效益,7mg/L以下達48%,5mg/L以下 達37%,平均處理結果為8.0mg/L, 主要受源頭部分廠家偷排放廢水影響 2) 2020年鳳山再生水氨氮處理效益, 0.5mg/L以下達96%,0.3mg/L以下 達93%,平均處理結果為0.1mg/L 3) 2020年淡水污水處理廠完成氨氮 實廠試驗,10mg/L以下達87%, 8mg/L以下達84%,平均處理結果為 3.97mg/L • 中水回收再利用率: 1) 2020年淡水污水處理廠之中水回收 使用率為5.84% 2) 2020年鳳山水資源中心之水回收 使用率為66% |
|
共榮社群 |
當地社區* |
• 積極投入社區關懷,建立 社區良好互動管道 • 辦理工地參訪,與產、官、 學界進行工程經驗及技術 交流 • 舉行各項說明會,讓附近 居民了解施工情形與配套 措施 • 推動社區服務計畫, 並鼓勵員工的參與 |
• 建立相關活動紀錄,掌握 投入與產出及回饋情形, 定期檢視執行成果 |
• 持續推動與深化在地關懷, 每年執行年度社區參與計畫, 同時檢視前一年度執行成果 |
• 共舉辦203場社區活動,累積投入逾
854萬元及27,569小時人力,請參見
社會參與
|
環境教育 |
• 推動環境教育與環教設施 場所認證,將水資源保護的 觀念納入地方教育 |
• 統計環境教育辦理場次、 來客數及收集活動反饋, 據以規劃/調整 活動內容 |
•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及 鳳山水資源中心分別通過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舉辦環境教育相關活動 合計至少200場次 |
• 鳳山水資源中心通過環境教育設施 場所認證 • 2020年因防疫考量而減少環境教育 活動場次,累積服務達275人 |
註*:為欣陸集團2020年度重大主題
永續策略、公司治理、經濟績效、風險控管、資訊揭露
林宗錕協理
886-2-3701-2000
勞資關係與福利、職場安全、職涯發展與教育訓練
連上賀副總經理
886-2-3701-2000
產品及服務之品質與安全、個資保護、行銷與標示
徐偉平經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經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供應商評鑑標準、安全與健康工作環境、誠信經營
簡李濱協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楊國洲協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職場安全、法規遵循、產品風險
徐偉平經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經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公司重大財務業務訊息
葉昭慶經理
886-2-3701-2000
社區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徐偉平經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經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