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

永續管理

欣陸投控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善用集團的核心能力與資源,在追求營收與獲利成長的同時,亦致力於公司治理、人才培育、社會參與及各項永續作為。面對社會、經濟及環境所不斷衍生之風險與機會,透過完善的風險管理與精準的機會掌握,促進企業永續經營與治理,並承諾持續創造正向價值、發揮正面影響力以及妥善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推動組織

集結專業眾智,貫徹永續發展

了解更多

策略、目標、績效

結合營運與核心資源,制定永續策略和目標

了解更多

利害關係人專區

建立多元、便利的溝通管道與機制

了解更多

推動組織

ESG推動委員會

ESG推動委員會為欣陸集團永續發展事務最高治理單位,由執行長領導集團三大事業體之高階管理層及本公司功能單位主管組成,委員會並囊括多元文化、背景、專長、經驗之人才,每年依循重大性原則就環境(E)、社會(S)、治理(G)三面向議題辨別風險與機會,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討論、制定集團永續發展策略,並審議各項短中長期ESG推動項目與目標,與評估年度計畫執行情形,具體推動集團永續發展。 ESG推動委員會受董事會督導,每年須向董事會報告當年度集團ESG推動情形與未來年度之ESG推動規劃方向。2022年已分別於3月15日、5月3日、8月2日及11月1日向董事會報告ESG推動成果、最新法規趨勢及集團因應計畫。

ESG推動委員會組織架構

永續治理績效

欣陸集團持續橫向溝通、串聯資源,將ESG概念融入日常經營與決策流程,確保管理措施的合宜運作、風險評估制度的落實及決策過程中的互補及平衡,訂定集團ESG推動計畫,透過每季檢視各項目之目標達成情形,在永續發展的各面向展現出集團的營運韌性與應變力。2021年度集團永續治理績效如下:

 治理經濟環境永續社會融合
  • • 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
    出席率皆為100%

  • • 董事會女性成員比例達43%,優於全體公開
    發行公司女性董事比例14%

  • • 2021年度全體董事簽署「利益衝突揭露問卷
    及聲明書」

  • • 2021年度集團員工誠信經營「遵循承諾書」
    簽署率達100%

  • • 大陸建設「丽格」獲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
    設計博物館之國際建築獎以及美國建築大師獎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AMP) 雙項肯定

  • • 大陸工程榮獲2021年BIM數位應用創新獎之
    「施工延伸應用獎」優勝

  • • 2021年度工程滿意度調查結果,客戶
    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高達88分
  • • 2021年度集團節能減碳行動方案
    共減少497.82公噸CO2e

  • • 2021年度集團污泥減量共計2,587公噸

  • • 2021年度集團綠色採購金額達新台幣
    1,470,090千元

  • • 安平水資源回收中心通過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 • 淡水及鳳山水資源中心取得
    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聲明書

  • • 開發綠建材之創新應用 - 送風機降噪,
    有效降低工地現場之噪音污染

  • • 2021年度集團在地採購比例為94.58%,
    降低供應鏈碳足跡
  • • 工程各階段共舉辦91場社區活動,
    累積投入逾763萬元及5,372小時人力

  • • 大陸工程榮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110年健康工地推動獎」銀獎

  • •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通過環境教育
    設施場所認證

  • • 大陸工程成功開發「垃圾管道閘門
    顯示系統」,助力營建科技化管理

  • • 2021年度育嬰留職停薪復職率100%

  • • 2021年度教育訓練受訓時數,男性
    每人約18.38小時,女性每人約21.45小時,
    學習資源的分配不因性別、職級而有差異

  • • 2021年度身心障礙員工任用27人,
    占全體員工數之1.4%,優於法定要求之18人

ESG推動委員會2021年重大工作摘要

欣陸集團依重大性原則,以「鑑別、分析、確認、檢視」四大程序確立年度重大主題,作法為篩選當年度關鍵永續主題,蒐集國內營造、建築、環境工程相關產業對各議題的關心程度予以分析及排序,決定ESG議題之評估優先程度,據以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作業,並訂定相應之風險管理策略與方案。風險評估邊界涵蓋欣陸投控及重要子公司,即大陸工程、大陸建設及欣達環工。以下擇一摘錄2021年度本公司氣候變遷之風險與機會評估結果及其管理策略:

項目 風險類型 鑑別之風險項目 管理作法
風險 實體類 極端天氣事件
  • 氣候事件頻率漸增,所挾帶之強風、豪雨、冰雹

等,可能導致設備損壞、工區災害與工程延遲,

造成財物損失、營運成本增加及營運收入遞延

  • 當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特報,即派遣緊急應變人員進駐

營運場址,加強固定設施,啟動防災準備,並定時巡視,

以有效掌握狀況

  • 遇災損發生,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調撥救災資源投入,

以減緩衝擊並降低損失

  • 遇設備損壞,立即搶修或啟用備用池體,以確保放流水質

符合規定

  • 持續精進施工策略,靈活調度人力;評估購買天災險
  • 瞬時豪雨造成進流水量過大,可能導致污水處理

業務受以下影響:

1. 污水處理設備超過負荷,廠區淹水,增加設備

    損壞與降低處理效率之風險

2. 廠區人孔蓋移位,造成行人與車輛的危險

  • 定期追蹤中央氣象局所發布之豪雨特報,並留意進流水量,

當進流水量過大,廠區將採取緊急應變措施:

    1. 進行廠內繞流作業,並通報相關主管機關
    2. 派遣人員於人孔蓋移位熱點現場,擺設交通維護設施
    3. 於重要建築物或較低窪處增設防水閘門
    4. 設置防水沙包及緊急抽水馬達,以防廠區大量淹水造成

設備損壞,並確保行人、車輛與員工安全

  • 營運據點電力系統的損害風險
  • 定期檢測及維護設備與系統,以確保避雷系統或發電機等

設備於緊急狀況時,能正常運作

  • 電力系統發生損害,立即進行系統搶修措施
  • 高溫將增加勞工於工地露天作業時發生

熱危害的機率

  • 暖化現象可能影響建材的使用效益,影響

建材市場供需,導致營運成本增加

  • 高溫可能造成污水處理廠產水量降低的風險
  • 為預防勞工於露天作業發生熱危害,工地於夏天設置或實施

下列防護措施,並將其列為職安重點稽核項目:

    1. 設有遮陽頂棚之勞工休息區
    2. 提供飲水
    3. 設置灑水、噴霧或降溫電器設備
    4. 設置溫濕度計
    5. 防止熱危害宣導標語,並定期發送「熱危害預防」

的電子資料供同仁參考

透過持續宣導與檢查,提升工程單位及勞工對熱危害的

認知與重視,進而降低風險

  • 公司隨時掌握建材設計的趨勢與關注成本變動議題,以管理

與掌握案件的營造成本,並定期檢討與精進施工策略,以降低

因高溫所造成的工程延期時間

  • 為因應污水處理廠區所面臨之高溫風險,增加水濂系統抽氣

功率方案及廠區通風量

轉型類 市場
  • 市場因應氣候變遷議題可能產生需求變化,影響

公司現有產品及服務提供

  • 永續意識高漲,建材、設備需求偏好轉向,可能

增加營造成本

  • 定期檢視氣候變遷議題對市場的影響,積極開發綠色創新

產品

  • 隨時掌握建材設計的趨勢與關注成本變動議題,以管理

    掌握案件的營造成本

政策與法規
  • 主管機關因應氣候變遷議題,法令規範將納入

環境外部性及永續因子,影響產品設計及業務

行為,並增加企業環境成本

  • 積極追蹤及掌握國內政策走向及國際趨勢,提前研擬因應

策略,產品設計朝向環保、智能訴求,並取得相關認證;研究

導入碳足跡認證

  • 聚焦ESG議題,重新檢視與評估營運各環節之風險與機會
機會 實體類 極端天氣事件 污水處理業務:

  • 因環境溫度高,降低厭氧槽所需之能耗
  • 高溫加速揮發污泥餅之水分,降低污泥清運費用
  • 持續觀察每日環境溫度,以調整系統控制參數,降低能耗

和污泥量

  • 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導致季節性水資源緊缺,將

增加回收水再利用與再生水使用的需求

  • 擴大再生水業務
  • 提供回收水予公務單位及民眾,強化社區關係與公司聲譽
轉型類 市場
  • 公司建設專案制度及規劃能力深受市場肯定,

能即時有效反應市場變化

  • 循環經濟浪潮興起,公司統包管理能力得以

因應市場需求

  • 持續進行市場調查,增加市場敏銳度及產品多元性
  • 投入循環經濟系統的實現,參與打造國內首個循環經濟住宅,

累積循環經濟相關工程實績與專業

產品與服務
  • 持續提供優質住宅產品,並因應未來趨勢,開發

新型態住宅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 開發設計減少一次性物料需求之產品與營運模式
  • 創新科技與技術變革
  • 提升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的規劃設計比例,豐富產品規劃與

設計的多元性

  • 持續運用科技開發並導入數位工具,減少資源與物料的耗用

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 重新評估與規劃產品及服務提供方式,開發低碳產品組合

 

策略、目標、績效

永續發展策略

欣陸集團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善用核心能力與資源,在追求營收與獲利成長的同時,持續檢視集團的各項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發展目標,透過「聚焦重大主題,由上而下推動」的行動方針,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和具體的評估指標,並訂定欣陸集團永續發展項目暨推動目標,納入日常管理與追蹤改善,落實欣陸集團的企業社會承諾,持續創造正向價值、發揮正面影響力,同時,我們定期公開揭露各項永續推動目標及實踐成果,期讓利害關係人瞭解欣陸集團在ESG各面向的努力與投入。

永續目標與績效

永續主軸 主題 管理策略/實踐方針 評量機制 2021年度目標 2021年度達成情形 中期目標
營運管理
經濟績效*
• 每月進行最新之財務
風險評估,確保達成
公司之營運與經濟績效
目標
• 每月於高階管理
會議中,彙報財務
風險評估相關執行
績效
• 達成年度營運目標
2021年度合併營收為
新台幣268.44億元,
營業淨利為新台幣
23.03億元;稅後淨利
為新台幣18.26億元,
每股盈餘為新台幣
2.22元,相較前一年度
維持近19%的增長率。
• 達成每年度營運目標
誠信務實
公司治理*
• 董事會下設置審計
委員會、薪資報酬
委員會,協助董事會
履行職責及發揮監理
功能
• 以透明資訊揭露程度
保護股東權益
• 訂定各項公司治理
相關
作業規範(SOP)以資
遵循
• 設有獨立稽核
單位,運用內部
稽核機制,進行
公司各營運活動
之監督
• 每年進行一次
董事會評估,提升
公司治理效能
• 持續以透明資訊
揭露,加強與利害
關係人溝通與互動
• 集團員工誠信經營
「遵循承諾書」簽署
率達100%
• 集團員工誠信經營
課程參與率達80%
以上,且經理級以上
員工參與率達85%以上
• 制定供應商誠信經營
合約條款,並啟動
供應商誠信調查作業
• 提升風險管控
• 各利害關係人溝通
情形已於2021年12月17日
向董事會報告
• 本年度集團員工誠信
經營「遵循承諾書」
簽署率達100%
• 本年度集團員工誠信
經營課程參與人數達
1,403人,受訓總時數達
1,548.25小時,涵蓋率
為99.2%
• 完成供應商誠信經營
合約條款的制定,正式
啟用。
• 本年度供應商誠信
經營調查回覆率為81.2%
•無發生任何經證實的
貪污賄賂情事
• 持續以透明資訊揭露,
加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與互動
• 每年度集團員工誠信
經營「遵循承諾書」簽署
率達100%
• 每年度集團員工誠信
經營課程參與率達100%
• 維持供應商誠信經營
合約條款的機制運作與
精進
• 每年度簽訂合約之
供應商100%辦理供應商
誠信經營調查與評估
• 持續精進風險管控
法規遵循*
• 以正直、誠信的態度
對待所有利害關係人,
並遵守法律、秉持公平
競爭原則,要求員工應
公平對待公司交易客戶、
競爭對手及其他工作者
• 凡涉及法令規定之
事項,由法務部門依
法令規定研究建議,必要
時更諮詢外部法律顧問,
據以辦理
• 所執行之工程或建築
均依法令規定通過環境
影響評估,並依計畫
確實執行
• 由主管機關及
其他執法機關依法
執行監督
• 法務部彙整各
單位提送之違規
事件資訊,不定期
進行違規事件的
統計與評估
• 重大違規案件:0件
• 2021年無行銷與標示、
顧客健康與安全、顧客
隱私、資訊安全、勞動
人權性平之違規情事;
違反職業安全衛生裁罰
事件共10件,總金額為
136萬元,違規原因主係
防護措施及作業環境維護
之瑕疵,均已完成改善
• 重大違規案件:0件
科技服務
創新
顧客健康
與安全
• 持續提供優質住宅
產品,強化健康、環保
及低環境負荷的居住
空間建材及設備
•增加綠建材在建案的
運用範圍,落實綠建材
設計目標
• 聚焦環保節能,以
綠建築、智能住宅提升
建物能源使用效率
• 住宅產品配置電動車
充電系統,促進人、
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且
可持續發展
• 運用BIM技術,確保
產品設計的落實
• 檢視每年申請
綠建築候選證書
或獲得綠建築
標章案件之比例
• 檢視產品獲得
認證之數量,包含
但不限於綠建築、
智慧建築、耐震
標章與無障礙住宅
標章等
• 定期檢視專案別
綠建材使用占比
•檢視BIM技術在
建案設計、施工
檢討的應用情形
• 逐年提升申請綠建築
候選證書或取得標章
案件比例
• 當年度取得建照之
專案且基地規模至少
達500坪者,於公用車位
設置電動車充電系統,
其餘車位留設電動車
配線
空間,便利客戶依各
廠牌電動車需求拉設
線路使用
• 專案別綠建材實際
使用占比符合建照
申請承諾
• 本年度取得1件綠建築
候選證書,截至2021年底
止,累積取得綠建築候選
證書4件,達成率57%
• 2021年度達成率為33%,
主係部分專案原始設計無
公用車位或公用車位非屬
建商所有,但皆已在私人
車位留設電動車配線空間
• 本年度完工之琢豐的
綠建材使用占比為30%,
符合琢豐建照申請承諾
• 建照申請案件100%
申請綠建築候選證書
• 每年至少有一建案
取得智慧建築候選證書
• 每年度取得建照之
專案且基地規模至少達
500坪者,於公用車位
設置電動車充電
系統,其餘車位留設
電動車配線空間,便利
客戶依各廠牌電動車
需求拉設線路使用
• 專案別綠建材實際
使用占比符合建照申請
承諾
• 推動BIM技術於建築
設計、營建工程的應用
客戶滿意度
• 定期執行工程、
交屋、維修滿意度
調查
• 建立客戶參與互動
小組,發展客戶滿意度
標準及問卷設計
• 滿意度調查之
結果與追蹤改善
• 交屋滿意度:
公司實際表現優於客戶
期望表現
• 維修滿意度:
滿意度>4分
(滿分為5分)
• 工程滿意度:客戶
淨推薦值(NPS)分數
高於10
• 交屋滿意度:公司實際
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達成率為
104%
• 維修滿意度:5分 
• 工程滿意度:客戶
淨推薦值(NPS)分數為88
• 交屋滿意度:
公司實際表現優於客戶
期望表現
• 維修滿意度:
滿意度>4分
(滿分為5分)
• 工程滿意度:客戶
淨推薦值(NPS)分數
高於30
行銷與標示
• 定期執行銷售
滿意度調查
• 秉持誠信原則,
提供客戶合乎法規、
標示透明的產品與
服務
• 滿意度調查之
結果與追蹤改善
• 定期檢視是否
接獲行銷與標示
相關之申訴事件
• 定期檢視有關
行銷傳播之重大
裁罰情形
• 銷售滿意度:
公司實際表現優於客戶
期望表現
• 預售案之廣告文宣及
建築模型、樣品屋
100%經專案及法務
人員的雙重查核後,
方可進行銷售
• 銷售滿意度:公司實際
表現優於客戶期望表現,
達成率為107%
• 本年度達成率100%,
預售案之廣告文宣及
建築模型、樣品屋100%
經專案及法務人員雙重
查核,才進行對外行銷
• 銷售滿意度:
公司實際表現優於客戶
期望表現
• 預售案之廣告文宣及
建築模型、樣品屋
100%經專案及法務
人員的雙重查核後,
方可進行銷售
安心職場
職業安全
衛生*
• 開發IT技術應用
工具,強化工作場域
之安衛管理
• 透過健康管理資訊
平台,提升自主健康
管理便利性
• 建立身心平衡發展
藍圖,據以發展員工
身心平衡協助方案,
促進員工身心平衡
• 建立欣陸集團成員
公司之防疫機制與
緊急應變計畫,積極
防範新冠肺炎疫情
• 維持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系統驗證,持續優化
現場安衛管理的強度
• 定期舉辦安衛宣導
活動,加強作業人員
對施工環境的安全
認知及應變能力
• 建立安衛績效
衡量標準,包含
失能傷害頻率、
高階承諾、全員
安衛意識等指標
• 是否有辦公室
交互感染事件或
營運中斷情事發生
• ISO/CNS 45001
有效性
• 失能傷害頻率(FR):
小於等於0.80
• 重大傷害及職業
病例:0件
• 維持
ISO/CNS 45001認證
有效性
• 每年研發1項安衛
科技管理設備或技術
• 2021年度集團員工
失能傷害頻率(FR)為
0.22,非員工之工作者
的失能傷害頻率(FR)
為1.83
• 重大職業災害件數:
3件
• 2021全年處於
ISO/CNS 45001認證
有效期間
• 成功開發1項安衛
科技應用設備-
垃圾管道閘門顯示系統
• 失能傷害頻率(FR):
小於等於0.76
• 平均缺失改善值
≧4次
• 維持
ISO/CNS 45001認證
有效性
• 每年研發1項安衛
科技管理設備或技術
訓練與教育*
• 透過數位學習管理
平台提供多樣線上
課程,並建構內部
經驗與知識傳承的
學習資源
• 建立富有創造性和
靈活的學習環境,
支持和鼓勵每一位
員工的成長和發展,
提供且維護員工
平等機會
• 推動跨團隊學習
機制,以培育、發掘
及留用有潛力之人才
• 定期檢視平台
使用頻率、提供
課程的數量/品質
及課程受歡迎程度,
並參酌員工對平台
功能及課程之意見
反饋
• 每年檢視年輕
工程師大會執行率,
了解跨團隊學習的
品質與投入程度
• 線上學習平台之教材
總數量為1,800堂
• 年度訓練計畫完成
比例達70%
• 導師計畫之導師與
受訓者匹配對數為10對
• 年輕工程師大會的
持續運作,並完成年度
計畫
• 線上學習平台之教材
總數量為3,075堂
• 2021年度訓練計畫
完成比例達83%
• 完成導師計畫之導師
與受訓者匹配,共10對
• 本年度年輕工程師大會
計畫達成率100%,會員
出席率70%,課程滿意度
為90%
• 線上學習平台之教材
總數量為1,200堂
• 年度訓練計畫完成
比例達75%
• 導師計畫之導師與
受訓者匹配對數為20對
• 年輕工程師大會的
持續運作,並完成年度
計畫
員工照顧與
多元共融*
•設計多元化的福利
制度,實踐關懷員工的
核心價值
• 提供兼具內部公平性
與市場競爭性之薪酬
計畫
• 推動組織的多元
融合,強化對性別平權
及世代的理解與尊重
• 開發多元招募管道,
實體/線上徵才活動
並行,招募優秀新血
• 透過校園合作與育才
計畫,鼓勵年輕學子
培養實作力及就業力
• 每年度員工
滿意度調查結果,
並據以研擬改善
方案
• 定期進行薪資
市場調查,適時
因應外部薪酬市場
之變動
• 每年度學生實習
機會提供數及
獎學金計畫獲獎
人數
• 員工滿意度調查
回覆率達78%
• 辦理「多元共融週」
活動
• 辦理薪資及福利市場
調查,進行競爭性分析
• 新秀獎學金計畫獲獎
名額為5名
• 學生實習機會提供
名額為35名
• 實施員工協助計畫、
員工認同計畫
• 集團員工團體保險
參加率100%
• 2021年度員工滿意度
調查回覆率為88%,較
前一年上升10個百分點
• 完成「多元共融週」
活動
• 完成薪資及福利市場
調查與競爭性分析
• 2021年度新秀獎學金
獲獎人共5名
• 本年度實習機會提供
名額共37名 
• 實施員工協助計畫、
員工認同計畫
• 集團員工團體保險
參加率為100%
• 員工滿意度調查
回覆率達80%
• 每年辦理
「多元共融週」活動
• 每年辦理薪資及福利
市場調查,進行競爭性
分析
• 新秀獎學金計畫獲獎
名額為10名
• 學生實習機會提供
名額為40名
• 每年實施員工協助
計畫、員工認同計畫
• 集團員工團體保險
參加率100%
環境永續
能源與溫室
氣體管理*
• 更新與升級設備,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積極完善營運場域
之最佳節能運轉模式
• 高耗能設備優先
採購具變頻控制機種
• 評估投入再生能源
相關事業
• 評估沼氣發電與
再利用方案
• 導入產品碳足跡
盤查
• 導入能源管理
系統,並評估應用
可行性
• 定期監測能源
使用情形並追蹤
改善能耗效率
• 定期檢視污水
處理、再生水處理
之用電管理效能
• 定期監測沼氣
產量
• 定期追蹤沼氣
發電、沼氣再利用
方案之執行進度
• 定期檢視設備
能耗效率並追蹤
改善
• 定期統計再生
能源生產量及
使用量
• 各水資中心達成沼氣
產量、沼氣回收利用
比率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完成沼氣
發電或沼氣再利用方案
的評估
• 各水資中心完成能源
管理系統導入與持續
優化工作
• 各水資中心達成
每單位污水處理耗電量
年度目標
• 評估開發科技化環境
管理工具
• 研究能源、溫室氣體
管理量化基準與指標的
建立
• 節能工務所的規劃與
設計
• 2021年度鳳山水資源
中心沼氣產量達成率為
128%;淡水水資中心
沼氣回收利用率為81%,
達成率為180%
• 淡水水資中心完成
沼氣發電評估作業
• 繼鳳山水資中心之後,
安平水資中心通過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
認證
• 淡水、鳳山及安平水資
中心均達成每單位污水
處理耗電量2021年度
目標,集團每公噸污水
處理用電量為0.28度
• 探索科技管理工具的
需求符合度、應用可行性,
並完成三個月的即時用電
負載監測
• 完成節能工務所的
規劃與設計
• 各水資中心達成沼氣
產量、沼氣回收利用
比率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完成能源
管理系統導入與持續
優化工作
• 各水資中心達成每
單位污水處理耗電量
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每
單位再生水處理耗電量
每年度目標
• 開發/測試科技化
環境管理工具
• 設定能源、溫室氣體
管理量化基準、減量目標
與改善方案
• 啟動節能工務所試做與
效能確認,檢討調整節能
工務所建置標準
循環經濟與
資源管理
• 運用系統模板工法,
優化施工流程,提升
資源利用效率,減緩
環境負面衝擊
• 導入循環經濟建築
設計手法與彈性
模組化,體現材料重新
設計到營運維修之
循環利用
• 推動綠色採購,
產品綠色創新
• 推動廢棄物分類、
回收暨減量活動
• 運用科技開發設計
低耗用、高資源利用
效率之營運模式
• 採用最佳可行技術
處理臺灣的生活、
工業污水,促進水資源
的永續使用
• 發展中水回收
再利用方案,提升
水資源使用效率
• 定期檢視系統
模板採用率
• 定期檢視廢棄物
減量執行效能
• 檢視年度綠色
採購執行情形
• 檢視專案別認證
取得情形及有效性,
包含但不限於
BS 8001循環經濟
認證、環保標章等
(特殊性指標)
• 檢視專案別循環
再生經濟規模
(特殊性指標)
• 定期檢視污水
處理與再生水製程
之氨氮處理效能
• 定期檢視中水
回收再利用率
• 南港機廠社會住宅
統包案取得BS 8001
循環經濟國際認證候選
證書
• 土木工程專案別系統
模板採用率符合年度
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污泥
減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
水處理氨氮指標年度
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中水
回收再利用年度目標
• 評估與建立營建
廢棄物產生基準值
• 研擬提升假設工程
設施的使用重覆率及
量化指標值
• 南港機廠社會住宅
統包案於2月4日取得
BS 8001:2017循環經濟
國際認證候選證書,為
全國第一個循環經濟
社會住宅
• C211、C214標之系統
模板採用率超過2021年
年度目標
• 淡水、鳳山及安平水資
中心均達成2021年污泥
減量年度目標,集團污泥
減量共2,587公噸,
達成率109%
• 淡水、鳳山及安平水資
中心均達成2021年水處理
氨氮指標年度目標
• 淡水、鳳山及安平水資
中心均達成2021年中水
回收再利用年度目標,
集團中水回收率為22.5%,
達成率為106%
• 研究假設工程設施的
重覆使用或再利用方案
• 南港機廠社會住宅
統包案取得BS 8001
循環經濟國際認證證書
• 土木工程專案別系統
模板採用率符合每年度
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平均
每月污泥減量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水處理
氨氮指標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中水
回收再利用每年度目標
• 各水資中心達成再生水
供應量、再生水系統
回收率每年度目標
• 建立營建廢棄物管理
標準及設定減量目標
• 提升假設工程設施的
使用重覆率
共榮社群
當地社區
• 積極投入社區關懷,
建立社區良好互動管道
• 辦理工地參訪,與
產、官、學界進行工程
經驗及技術交流
• 舉行各項說明會,
讓附近居民了解施工
情形與配套措施
• 推動社區服務計畫,
並鼓勵
員工的參與
• 建立相關活動
紀錄,掌握投入與
產出及回饋情形,
定期檢視執行成果
• 持續推動與深化在地
關懷,執行年度社區參與
計畫,同時檢視前一年度
執行成果
• 參與專案週邊之人行道
認養
• 2021年度舉辦91場
社區活動,累積投入逾
763萬元及5,372小時
人力
• 2021年度參與人行道
認養專案數為1件,
達成率為100%;截至
2021年底止,累積共
5專案認養人行道
• 更多內容請見社會參與
• 持續推動與深化在地
關懷,每年執行年度
社區參與計畫,同時檢視
前一年度執行成果
• 參與專案週邊之人行道
認養
環境教育
• 推動環境教育與環教
設施場所認證,將
水資源保護的觀念納入
地方教育
• 統計環境教育
辦理場次、來客數
及收集活動反饋,
據以規劃/調整
活動內容
• 淡水水資中心通過環境
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集團年度環境教育活動
舉辦場次至少45場次
• 淡水水資中心於7月
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認證
• 集團環境教育活動
舉辦場次共計74場次
• 臨海水資中心通過環境
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集團年度環境教育活動
舉辦場次至少69場次

註*:為欣陸集團2021年度重大主題

利害關係人專區

股東、投資人、金融機構

關注主題

永續策略、公司治理、經濟績效、風險控管、資訊揭露

溝通方式與頻率

  • 每年舉辦股東常會
  • 每年發行公司年報、永續報告書以及每季公布財務報告
  • 每季自辦線上法人說明會
  • 每月發布營收新聞稿、每季發布財報新聞稿
  • 不定期透過電話/Email及會議進行交流
  • 參與國內外ESG評鑑

聯絡窗口

林宗錕協理
886-2-3701-2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舉辦1次股東常會與5次法人說明會(含受邀參加)
  • 發布重大訊息及公告約150則、新聞稿近20則
  • 參與4項國內外ESG評鑑

員工

關注主題

勞資關係與福利、職場安全、職涯發展與教育訓練

溝通方式與頻率

  • 每季召開勞資會議,加強勞雇關係,保障勞工權益
  • 每月召開主管會議
  • 建置多元的溝通管道,提供員工透明暢通的內部溝通機制
  • 安排安衛教育訓練及工地巡檢,建立工作場所安全意識
  • 完善的人才培訓制度,透過線上學習管理平台(iLearn),推動不限時、地之行動式學習
  • 每年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不定期訪談員工

聯絡窗口

鄭玟珏協理
886-2-3701-2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集團員工滿意度調查回收率為92%,較前一年上升4個百分點
  • 舉辦多元平等共融週、慶生會、康健講座等活動,以及實施員工認同計畫、員工協助計畫,持續維持與集團同仁的溝通互動
  • 推出「學習手帳」、「學習小秘訣」、「勤學小確幸」、「暑期學習夏令營」線上學習活動

客戶/消費者

關注主題

產品及服務之品質與安全、個資保護、行銷與標示

溝通方式與頻率

  • 滿意度調查與售後服務
    • 針對承攬客戶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
    • 針對購屋客戶,於簽約、交屋、維修等三個時點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
  • 不定期舉行房屋健檢、產品及服務說明會
  • 維持暢通的客戶服務溝通管道

聯絡窗口

游文玉協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協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完成承攬客戶滿意度調查與訪談,範圍涵蓋營建工程事業之土木、建築、機電及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事業之專案
  • 完成購屋客戶滿意度調查,範圍涵蓋本年度處於銷售、交屋及售後服務階段的建案
  • 舉辦茶、舞蹈、爵士音樂、時尚美學等主題之社區活動,累積與297位客戶及其親友交流互動

供應商/承攬商

關注主題

供應商評鑑標準、安全與健康工作環境、誠信經營

溝通方式與頻率

  • 定期教育訓練與宣導
  • 不定期實地查訪、電話訪談與書面溝通
  • 不定期舉辦說明會

聯絡窗口

簡李濱協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楊國洲協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完成供應商年度評核作業
  • 舉辦優良廠商評選活動
  • 召開說明會,積極就職業健康安全議題進行供應商議合

政府機關

關注主題

職場安全、法規遵循、產品風險

溝通方式與頻率

  • 透過協會團體表達意見,提供政府機關參考
  • 踴躍參與政府機關主協辦之會議

聯絡窗口

游文玉協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協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集團成員公司參與之協會計40個
  • 積極參與政府機關主協辦之會議交流意見
  • 營建工程事業(大陸工程)擔任「全國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聯合總會」總會長,攜手勞動部職安署推動營造工作者職場安全與健康的保障

媒體

關注主題

公司重大財務業務訊息

溝通方式與頻率

  • 每年至少舉辦1次記者會或媒體餐敘
  • 不定期安排媒體專訪,提供相關訊息

聯絡窗口

葉昭慶經理
886-2-3701-2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集團成員公司舉辦媒體活動或接受媒體訪問,累積互動媒體達94人,溝通主題聚焦在集團營運、建築設計及循環經濟住宅營建等動態
  • 前三季集團成員公司品牌之媒體曝光共計10,073次,同時轄下專案累積曝光量為17,571次
  • 至9月底止,集團成員公司官網瀏覽人次達2,072,739,社群媒體追蹤數為35,551,互動頻率至少每周1次

社區

關注主題

社區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溝通方式與頻率

  • 於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時,舉辦至少1次公開說明會
  • 不定時舉辦工程典禮、參訪、說明會與投入社區參與服務活動
  • 藉由營運場域中定期開放之環境教育中心和社區民眾保持互動

聯絡窗口

游文玉協理(大陸工程)
886-2-3701-1000

李靖儀協理(大陸建設)
886-2-3701-3000

施心玫副理(欣達環工)
886-2-3701-5000

2022年度重大溝通實績

  • 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事業之環境教育中心前三季舉辦40場環教活動,累積與近1,000位民眾互動

2022 年度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於 2022 年 12 月 16 日向董事會報告。